联系我们
  • 邮编:230088
  • 电话:13365600702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800号合肥创新产业园D9栋408室

上海 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政策加持 补链强链)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24969 发表时间:2022-10-04 17:48:59


2021年,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合肥立足“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实施延链、补链和强链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安徽杰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是一款集运营大屏、电桩管理、预警管理、订单管理、充值、充电、账务统计、收费设置、用户管理、电卡管理、商户设置、互联互通管理、远程升级、报表分析统计、电站维护、收费方案设置、商户注册、认证审核、提现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等功能新能源汽车桩运营管理平台。


  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305家,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包括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江淮汽车、合肥长安、安凯汽车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关键配套企业。近3年来,合肥累计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158个,总投资1411亿元。 2021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收1029.5亿元,产量14.5万辆,同比增长148%。



  换电站,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有效补充,因为具有“即停即换即走”的模式,常被看作解决新能源车充电焦虑的一大“良方”。去年,合肥市成功入选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当前,已有不少各具特色的换电站在合肥建起并投入使用。接下来,接下来,合肥将积极培育蔚来、奥动、泽清等国内知名换电企业,同时,力争到2023年,形成10分钟换电服务圈。



产业区域布局:



  《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汽车生态初步建立、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后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力争产值超过10000亿元,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出口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基本形成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合动力为辅、氢燃料示范的发展格局。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其中,目标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年产能达到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全市汽车总产量超过50%,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000亿元。同时,目标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1个,公共创新中心5个,整车全新平台10个,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合肥经开区聚焦建设全国经开区,打造国际化都市区、临空经济示范区、长三角科创策源承载地,实施“南优北拓,双城协同”战略,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家电等产业。



  蜀山区建设运河新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环境、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型、总部型、基地型项目,扎实推进环境科技小镇、启迪未来科技城建设。



  合肥包河区(含滨湖区)聚焦打造数字的产业创新区、美丽和谐的滨湖生态样板区、精致大气的现代都市中心区、普惠包容的共治共享标杆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金融、创意文化等产业。



  合肥安巢经开区聚焦产业新城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文明样板区、合肥东部增长极,坚持“双园联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等产业。



产业扶持政策: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110号)、《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实施方案(2017-2020年)》(合政办〔2017〕87号)、《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合政办〔2018〕48号)、《合肥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若干政策》(合政办〔2020〕7号)。



  今年5月17日,合肥市发布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稿)》,从9个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日前,安徽省发改委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将支持合肥建设换电试点城市及“双智”试点城市,到2025年,在合肥市主城区形成10分钟换电服务圈。



重点产业园:



  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该项目位于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北部,西邻新桥国际机场,南接新桥国际小镇。土地面积约1458亩,建筑面积47.17万平方米,新建冲焊联合车间,涂装联合车间,总装车间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主要从事智能电动汽车车身零部件生产制造。项目计划于2023年4月投入运营。




相关产品